????20日至24日,第二屆粵港澳臺微影視作品文化交流周(下稱“微影周”)在惠州舉行,依托微影視業態,粵港澳臺等地影視精英云集惠州展開交流合作。
作為承辦方,惠州影視業發展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自2010年被定位為廣東港澳臺影視拍攝基地以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在惠州取景拍攝,當地影視業近幾年也呈現出活躍狀態。隨著當前國內影視業走向繁榮,以及“互聯網+”“文化+”等新業態出現,惠州如何順勢而為,樹立起國內知名影視拍攝基地品牌?又能否在“文化強市”戰略下,率先打造影視產業強市?
●南方日報記者 徐樂樂
挖掘自身資源樹立基地品牌
《親愛的》《東成西就2012》《背影》《越光寶盒》《美人魚》《甜蜜都市》《空巢姥爺》《那是一個春天》……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影、電視劇出現惠州場景。得益于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惠州正在成為影視拍攝取景的熱門地。
2010年7月,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其中便將惠州定位為粵港澳(臺)影視拍攝基地,并納入全省文藝創作的文化強省建設“文化精品工程”生產基地。
惠州學院副校長羅川山認為,這一定位符合惠州毗鄰深港澳、重點發展粵港澳休閑文化的區位優勢,也契合其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葜莶粌H山、湖、江、海、泉、瀑、林、島等自然形態多樣,而且有豐富的古城勝跡、道教源流、名士遺跡、革命紀念地以及瑤鄉風情和客家民俗等資源,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能夠滿足影視多元化的拍攝要求,對影視人才和企業有極大的吸引力。
這一優勢得到了世界華語微影視聯盟、香港微電影學會會長鐘敏強的認可。他說,惠州人杰地靈,不僅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還臨近粵港澳臺,比如惠州的蘇東坡文化、葛洪文化,如果將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發掘出來,聯合兩岸四地的交流平臺,惠州的粵港澳臺影視拍攝基地和產業一定會樹立起更好的品牌。
從本屆微影周可看出惠州正在向這一方向努力。為加大惠州影視外景攝制資源的推介力度,活動組委會與廣東省微電影聯盟、香港微電影協會、澳門新媒體聯盟、臺灣微電影創作協會、惠州市導演協會以及惠州相關景點單位共同簽訂微影視創作戰略合作協議,以惠州為基點共同打造粵港澳臺微影視創作基地。納入首批粵港澳臺微影視創作基地的景點包括惠州西湖景區、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羅浮山風景區、永記高科技農業生態示范園、龍門尚天然溫泉度假區。
惠州副市長余金富表示,惠州將加快扶持和推動影視產業的健康繁榮發展,把發展影視產業作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同時,將進一步順應時代技術和市場的發展需要,繼續做好粵港澳臺影視合作拍攝配套服務工作,為各類影視動漫產品的拍攝工作以及為來惠州拍攝影視文藝創作生產提供支持和服務。
將微影視作為新興產業培育
對于惠州來說,僅僅作為影視拍攝基地顯然還不足以滿足其發展需求。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二屆粵港澳臺微影周發布會上,惠州市政府發言人就表示,近年來,在技術創新推動下,大量新的文化形態與文化需求開始出現,依托互聯網的微博、微信、微影視應運而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為順應這種趨勢,便推出了微影周作為新型文化載體,以加強粵港澳臺文化交流,促進影視產業發展。
鐘敏強表示,近年來,中國內地和港澳臺的微電影發展非常蓬勃,出現了很多微影視相關組織,內地微電影在產業化、商業化做得很成功。“去年內地院線票房400多億,電視方面生產值100多億,而以微電影微視頻為主的新媒體產值達700億,前景廣闊。”
“幾年前,大家還覺得微影視產業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但現在看來,影視產業未來對地方經濟拉動有很大作用,中國不少城市開始爭搶這一塊蛋糕。”鐘敏強說,國內包括愛奇藝、百度等很多大企業都在向這一方向發展,微影視的商業模式在慢慢成熟,直接的效益包括點擊率、流量、版權、廣告等都可以分成,間接的效益則與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結合,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在這方面,日前印發的惠州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發展,大力實施“文化 ”戰略,推進“文化 科技”“文化 旅游”“文化 金融”“文化 互聯網”“文化傳統產業”等融合發展措施,實現文化與多領域融合發展,催生新的經濟業態,這也為惠州影視產業指明了方向。
據了解,惠州每年新開的中小微影視傳媒公司就有數十家之多,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形象打造,拍攝企業形象宣傳片、網絡短片的需求旺盛,這給惠州微影視發展打開了市場。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惠州應充分認識到微影視產業的廣闊前景,依托粵港澳臺微影周這一平臺和產業基礎,加快布局產業鏈,將微影視作為新興產業或特色產業培育,同時加強與粵港澳臺四地的交流合作,推動打造影視產業強市。
政府高校聯手培養本土人才
一個產業要發展,其核心資源在于人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專家學者普遍對惠州重點引進和培養影視人才期望甚高。目前,惠州一些高校也開設了影視相關學科專業,如惠州學院開設文學與傳媒學院,下設傳媒系,學院擁有1000多名學生,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和惠州科技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了影視動漫專業等。
“臺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只成立了十幾年,但師生們已經拿到了7個金馬獎和8個金鐘獎,關鍵在于人才培養。”臺灣微電影創作協會理事長、臺灣崑山科技大學信息傳播系副教授張世熙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地方在發展影視產業時一定要與高校聯系起來,高校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上要有所創新,打造一批優秀影視團隊,打牢市場需求的基礎。
張世熙說,影視行業尤其對實務人才的需求很高,臺灣崑山科技大學的視訊傳播設計系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成果很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強調人才培養與實踐密切結合,專業老師大多聘請的是業界知名的大導演、大攝影師等,這些老師一方面把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還將學生帶出去參與實踐,真正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影視人才。
張世熙建議,惠州作為粵港澳臺影視拍攝基地,每年都會吸引很多影視團隊過來,惠州不僅要為他們提供需求,也要提出自身發展需求,邀請這些實務人才到高校為學生指導,加強交流。
“未來影視行業最需要的就是會講好故事的人才。”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主任廖金鳳在與惠州學院相關影視專業學生和創作者交流時發現,惠州很多年輕人拍攝的不少影視作品選材很不錯,但技術和敘事上還有待加強,他建議,學校不僅要在影視制作的各個環節上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更要提高學生講故事的能力,而這個能力需要有綜合素養積淀,可參考香港臺灣一些高校,注重歷史、人文、藝術的教育。
鐘敏強透露,中國現有的影視教育格局中,目前南方地區還缺乏專業的電影學院,他正計劃在南方地區合作引入電影學院項目,首先開展影視人才培訓,聯合粵港澳臺地區的業界人士培養影視人才,“我們想在惠州開展這個項目,但能否落地,還需要各方的努力。”
羅川山表示,微影視是基于互聯網的新形態內容產業,培養影視行業人才要注重與互聯網經濟結合起來,與地方產業結合起來,惠州目前在云計算、大數據上已有基礎,作為全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惠州學院將緊抓人才和資源平臺,在以互聯網經濟為基礎的新業態上培養人才,為惠州率先搶占影視產業發展主導權提供智力支持。
以龍頭項目帶動產業鏈布局
2015年,惠州出品首部52集大型動漫連續劇《艾可魔法少女》在央視首播,實現惠州大型影視動漫作品“零”的突破。同年,國內首部大型3D人文紀錄片《古韻惠州》全球同步發行。從最初僅僅作為影視拍攝基地,到開始發展微影視,再到動漫、紀錄片等多領域開花,梳理近年來惠州影視業的發展脈絡便可發現,惠州正在極力搭建起影視產業的全鏈條。
惠州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完善產業鏈,提升影視產業的綜合實力,有望使影視產業率先從全市文化產業中闖出一個新業態路子,隨著產業要素的集聚,惠州目前正在向創作、生產、拍攝、制作、發行、放映、消費等鏈條不斷延伸。
在消費端,惠州影視文化消費產業更是發展迅猛,全市商業影院數量從2011年的11家猛增至目前的42家,同比增長373%;2011年全市票房0.51億元,截至2016年11月,全市票房達2.15億元,預計2016年全年票房收入有望突破2.5億元。
不過,真正要想壯大產業規模,布局產業鏈,仍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近幾年,惠州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如在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惠州便接連簽約中國動漫城市春晚、《古韻惠州》3D紀錄片、中國南西湖(惠州)微電影文化創意園等影視及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占會展簽約項目一半份額。
目前,惠州已經形成由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永發動漫智慧高新產業園、雅圖光電和數字視頻產業惠州基地等幾大龍頭影視項目,以及一大批中小影視項目組成的產業項目格局。例如,正在建設的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項目屬于廣東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該基地占地680余畝,預計總投資30億元,致力于打造華南地區最大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以及互聯網時代中國影視節目創作生產基地與創新型影視產業集群化運營平臺。
該項目投資方惠州羅浮山帝尊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基地將著重發展VR(虛擬現實),目前已與70多家影視傳媒企業及金融企業簽約或意向簽約,屆時極大帶動惠州影視、文化、旅游等產業要素集聚。
鐘敏強建議,惠州在引進龍頭企業,布局影視產業鏈的時候,要注重與創新創業結合起來,如建立孵化基地或產業園,對接高校和社會資源,成為本土年輕優秀影視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同時發揮粵港澳臺微影周的平臺,影視產業一定能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