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之前,影市一片安好,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都還說著按照如今的票房增速,年度票房達到600億只能算是“小目標”??墒峭蝗缙鋪淼拇蟊P驟降絲毫不講道理,從4月份開始,影市走上了一條“下跌路”。暑期檔、中秋檔、國慶檔甚至如今的賀歲檔,似乎都難逃同期下跌的命運。
一年兩個極端,年初的“強”,年末的“擠”,在這喧囂與尷尬中,2016即將落下帷幕。如果說年初600億的小目標讓電影變得“狂熱”,年末455億左右的票房似乎是一桶冰水,去了火但不至于頹,反而可能因為冷抖起了十足的精神。
“不失信心”的2016,關鍵數據仍樂觀?
雖然2016年,電影市場讓人感到些許失望,但不能因速度下降而徹底喪失信心。從追求速度的野蠻式增長到“精耕細作”的合理性上升,總歸需要一個過程。從幾項關鍵數據來說,2016年仍然是令人欣慰、值得鼓勵的一年。
據貓眼電影最新發布的2016年電影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內地票房可達455億,相比2015年的441億,增幅為3%。北美2015年總票房為111億美元,截止12月20日,2016年北美市場總票房為106億美元(736億人民幣),北美市場的最終成績或與去年持平。從年度總票房上來說,2016年內地市場相較北美市場仍然呈現微增趨勢。
除此之外,年度觀影人次約13.8億,同比增長9.5%,人均觀影人次達1次/年。因為基數較大,觀影總人次首次超越北美。而觀影人次的不下降,說明電影觀眾仍在,提高質量仍然有希望借助人口紅利助推影市提升。
2016年票補大幅度減少,觀影總人次的上漲所對應的是電影票價的下降,據悉今年平均票價約33元,創近幾年新低。而電影票價的下降似乎和銀幕數量的增多不無關系。截止目前國內銀幕總數超4.2萬塊,平均每天增長約26塊(2015年平均每日新增22.4塊),銀幕增長率高達33%。伴隨著一二線城市銀幕數趨于飽和,電影院線逐漸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而這必然讓電影更加普及,成為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個消費品。
據貓眼數據統計,2016年觀影用戶地域分布中,四線城市表現突出,從2015年的18%增至24%,一二線城市占比(56%)較2015年度(64%)下降了12.5%,三線城市表現較為穩定。三四線新建影城增速明顯,線上購票更加普及,將越來越多觀眾帶進電影院。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電影逐漸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活動。但數量猛增的銀幕數導致了近七成電影院票房產出低于業內平均水平,經營壓力不小。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6年單影院產出較2015年下滑17%,單銀幕產出較2015年下滑23%。
扎堆上映導致大片“失靈”,小片滑檔?
今年“大片”票房成績略微縮水,進口片票房成績最高的《瘋狂動物城》獲得15.3億元,而去年進口片成績最高的《速度與激情7》累計票房高達24.2億元。2016年暑期檔,國產影片票房前三甲為《盜墓筆記》、《絕地逃亡》、《寒戰2》,成績分別是10.04億元、8.8億元和6.78億元,而2015年暑期一部《捉妖記》就超過了這前兩名的票房總和。當然大片票房不佳和檔期環境等有著較為復雜且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今年大片的吸引力明顯不足。
今年制作成本超8000萬的電影共23部,其中8000萬到1.5億的共計12部,1.5億以上的達11部,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但相比前兩年,今年投資達1.5億美金的《長城》無疑成為了投資最高的華語電影,只是目前票房剛破9億和豆瓣不到5分的表現,與之身價相差甚遠。
大片表現力不夠,中小成本影片也并沒有完全抓住機會。截止目前,2016年過億影片雖然多達87部,但還有281部單片票房不足1000萬,占全年數量的近70%。從4月份開始,影市大盤開始下跌,于是暑期檔、11月、賀歲檔都打著“史上最擠”的名號開畫。影片檔期“撞車”,而賣相更好的影片爭奪排片的情況下,便會產生大量的“票房炮灰”。在此情況下,已經出現了許多中小體量級的影片集體調檔,而硬著頭皮上映的部分影片由于缺乏十足的號召力,在影市驚現“一日觀光游”。
例如12月23日圣誕檔首日,《擺渡人》和《鐵道飛虎》一起開畫,再加上余熱未消的《長城》,貓眼數據顯示三部影片合計排片比達到86%,也就意味著剩余影片只能去爭奪剩余14%的市場份額,其中進口片《血戰鋼鋸嶺》、《你的名字?!焚u相突出,《羅曼蒂克消亡史》口碑尚可,盡管如此仍無法打開有效的市場空間。
檔期選擇對于任何一部影片都十分重要,冷門檔期觀眾觀影情緒低,熱門檔期排片占比差。但值得注意的是,依賴明星和卡司是造成檔期扎堆的重要原因。相較于前兩年,今年的大IP電影和明星電影表現都不佳,真正實現票房口碑雙贏的影片寥寥無幾。有了今年的反面案例,或許對于明年電影合理檔期的選擇有了更深的借鑒意義。
讓人“又愛又恨”的國產電影
關于國產電影,在近日成為了一大熱點。尤其是賀歲檔國產電影的“三叉戟”《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口碑集體遇冷,這更加凸顯出各大公司的年度超級片單和影視大盤年度總票房達455億的尷尬。
2016年國產片票房264億,占年度總票房58%。但今年國產電影貓眼觀眾評分大體低于去年,尤其是票房達5億級以上的影片。而且國產電影豆瓣均分只有4.4分,評分4分以下的占據47%。去年超過 10 億的五部國產電影貓眼觀眾均分為8.96 今年卻出現了下滑,只有8.56。2015年豆瓣上超過7分的國產影片共有27部,而今年至12月初,這一數字只有15部。票房高漲和口碑撲街雙雙存在,讓國產電影看起來十分尷尬。
如果說10億是檢驗一部商業電影能否達到“爆款”的標準線,那么豆瓣6分是檢驗一部電影口碑是否合格的及格分。在貓眼年度數據統計的TOP10中,國產電影占據6席且都突破了10億,只是其中有3部電影豆瓣評分低于6分。
國產電影的表現大多呈現票房和口碑的不對等,例如樂視影業,今年主控的國產電影有8部,且每部電影的票房都破億,只是豆瓣均分只有5.1分。三部“重工業”國產電影,雖然票房累計達到了22.84億,但豆瓣均分只有4.46分。
國產大片口碑撲街,似乎讓人看到從4月份開始,影市一直缺乏領頭羊的存在。而相比耀眼奪目的“大片”,一系列中小成本影片在今年口碑尚可。例如《追兇者也》、《七月與安生》都受到了觀眾的追捧,而《驢得水》、《路邊野餐》引起熱烈反響且均為導演的院線處女作。
從這些影片的類型上似乎也和前兩年存在明顯變化,青春片、愛情片集體失靈,而文藝片、紀實電影、動畫電影有了復蘇的跡象。
從貓眼數據報告中可以看出,電影類型增多,且在市場歡迎程度上發生了“反轉”。其中進步最大的莫過于動畫電影,據貓眼數據統計,2016年新映動畫片共41部,占全年票房的11%。國產動畫片數量較去年持平,但票房略高。進口動畫片數量猛增,票房增長67.54%。而退步最為明顯的則是愛情片,據悉上映影片數量多達36部,但僅占全年票房的2%。
而且觀眾口味差異明顯,除了動畫片成為各個年齡的新寵外,90后、95后觀眾更加偏好劇情片,70后、80后觀眾則更愛看喜劇片。而在城市分布上,一二線城市的觀影群體更加傾向于劇情片,三四線城市的影迷則更加喜好喜劇片。
此前,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預測,未來真正在影市具有票房信心的影片或許是“重工業”影片,即像《長城》看齊的影片類型:明星夠多、導演夠大、特效夠強。雖然這類特效制作片數量增多,說明目前國產電影在電影制作上更加進步且舍得大投資來做積極的嘗試。但《盜墓筆記》、《勇士之門》、《爵跡》的口碑不佳,可以看出觀眾對這類影片并不買賬。反而,《驢得水》這樣成本不高輕制作的影片,卻得到主流觀眾的接受認可,成為年度黑馬。
尤其是隨著95后觀眾逐步成為觀影主力,這批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電影觀眾,在影訊獲取更加便利、審美逼格更高、表達更加隨性自由的情境下,國產片勢必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僅僅靠大卡司、小鮮肉、特效堆砌的影片,將越來越難以博取觀眾的歡心。有沒有好故事,能不能打中95后二次元群體的普遍精神需求,將決定一部影片命運。
在線票務平臺“升級開戰”,未來走向何方?
據貓眼數據統計,2016年電影購票線上化率達到了76%,折算下來,這意味著10張票中有超過7張票是通過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售出的。但是,2016年線上化率增速卻明顯放緩下來,增長空間日益狹小。這或許也是今年票補大幅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票補曾經是非常有效的新用戶獲取手段。但隨著線上化率逐步觸頂,這一手段也不再流行了。
近兩年,在線電影票務平臺發展迅猛。而隨著幾大巨頭估值破百億,且和大的影視巨頭聯系更加緊密后,在線票務平臺的競爭不再是簡單的低價競爭,而是全產業鏈的生態布局,牢牢占據在線票務市場第一份額的貓眼電影在今年的幾次電影營銷尤為的引人關注。在率先助推缺乏明星的中小成本電影《驢得水》票房逆襲后,和光線協助發行的《你的名字?!奉A售票房突破了5000萬,率先打響了賀歲檔的“第一槍”。尤其是《你的名字?!反饲盀V鏡火爆朋友圈的營銷手段,圈粉無數。
貓眼電影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和運營優勢,更深層次的融入電影產業的每個環節,通過差異化的營銷模式來提高電影宣發的效率。貓眼專業版新推出的3.0版本正試圖構建一個具備跨平臺數據整合能力和多維度數據分析能力的綜合數據價值體系。
但歸根到底,“內容策略”的根本在于電影的質量,從中秋檔逆襲的《七月與安生》,開心麻花的話劇IP《驢得水》,十一月的話題之作《我不是潘金蓮》,十二月的《你的名字?!返榷蓟蚨嗷蛏倌芸吹截堁垭娪暗纳碛埃捌旧淼母哔|量才讓電影的宣發發揮高效。
而在賀歲檔末尾上映的《擺渡人》是阿里影業的首個主控項目,阿里影業的定位是一家互聯網娛樂公司,勢必更加注重互聯網元素。旗下的淘票票不僅作為《擺渡人》的投資方之一,而且為《擺渡人》的宣傳發行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擺渡人》的競爭對手《鐵道飛虎》則交給了微影時代進行高額的保底發行。
由此看來,雖然在未來幾年,這種全產業鏈的競爭或許會成為一個主流趨勢。但是線上線下的聯動其本質的核心還在于電影的質量,如果電影質量過硬,這種聯動方式無疑為影片提供了更廣的途徑,更有利于其票房爆發。但假如質量不佳,那么在線票務平臺的升級優化之路或許會走的更加曲折。
年初的興奮早已不再,年中的擔憂卻漸漸成為了現實?;蛟S沒人想到,2016年最終會這樣結束。但好在2016年仍然在前進,增速放緩并不代表著完全的退步。
但愿2016年是部分業內人士提出的“歷史轉折點”,而今年所經歷的坎坷但愿是一次有效的“學費”。雖然不知道明年影市大盤目標會是多少,但明年因為是引進片配額重新談判的“關鍵年”,在本來就強勢的進口片市場,或許會出現更多的“好萊塢虎”。如果希望明年影市大盤可以“理性”的增長,一切或許都要基于國產電影取得長足且有效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