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影,欧洲av色爱无码,岛国无码小电影在线观看,丰满无码人妻熟妇无码区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青山資本 張野:投資是一場概率游戲

發布時間: 2017-01-03 11:49:51 | 來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 有媒體曾這樣評價:和那些投行、背景的投資人相比,作曲家出身的張野有些不擅言辭,但這并不妨礙由他創辦的投資機構——青山資本在短短三年里以黑馬的姿態迅速進入人們的視線,并一路殺進國內一線天使投資機構。這位80后投資人多數時間都在「傾聽」,他用這種方式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從而換取商業投資的極大成功概率。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02/0ddfaa22e56b4fe9a53ababc835fb2fd_th.jpg

  題圖:青山資本創始人 張野先生

  下面分享張野先生的一篇文章,他用很淺顯的言語將自己這幾年做投資的心得感悟和盤托出。文中,他的一些觀點頗為獨到且有趣,給投投帶來了很多新思考。你不妨也讀一讀,看看有沒有啟發。

  1、投資是一場概率游戲

  投資這個概念很大。投資的行為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有股票、債權、外匯等等。天使投資和VC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絕大部分VC的投資行為是在規避小概率系統性風險基礎上,追求一個相對高額的收益。天使投資或者早期VC恰恰相反,我們在追求小概率成功事件。 投資是一場概率游戲。

  早期投資成功概率有多少?也許早期投資的成功概率只有5%,或者10%

  也就是,當我們做了投資決策投創業者一筆錢時,要清楚地知道這個項目所能產生現金回報的可能性一般不會超過10%。換句話說,投的那一瞬間就會知道,這個錢有90%的可能性會打水漂。

  這樣的投資行為在其他行業是很少存在的,天使投資是一種完全特殊的投資方式,不去規避大概率的風險,而是追求小概率事件。基于此,我覺得概率很重要。 天使投資或者VC最終是一個概率游戲,大家比的是在這個概率里面自己能否做得更好而已。

  從數據看來,從2010年到現在,創業公司總量應該在160萬左右,如果你想看到所有的創業公司,按照見一個創業者用10分鐘,一天24小時都搭進去,大概都需要30年才能看完。正是因為大家都不可能看完市場上所有的項目,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只能看到市場上一部分項目,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效率最大化,盡可能接觸到更多優質的創業者呢?

  假設現在有兩波人,一波是男生,一波女生,你的時間和精力只能夠見到其中的一波人,你會見哪一波人?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見男生,為什么?不是說女生創業不行,而是通過過往的數據或者歷史可以看到男生成為企業家的概率相對大一些,這是概率。

  假如還是兩波人,一波人是25-45歲之間,另外一波人是25歲以下到45歲以上的,你想見哪一波人?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25-45歲之間這波人,因為歷史上這個年齡段創業成功的概率更高。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你應該要讓自己的時間最高效利用。我們之所以要講概率,因為概率會優化你的時間,提升你的效率,最終讓自己得到一個相對不錯的回報,在我看來這是天使投資和VC投資本質上的邏輯。

  2、從雙S曲線的迭代中尋找機會

  每個機構,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內核的投資邏輯,基于自己的邏輯做一些判斷。我分享下我的判斷標準。天使投資比較模糊,沒有特別能量化的數據和方法。

  我認為,早期投資就是要在行業、產業變革當中尋找機會。行業變革,很好理解,近些年來顛覆性的企業都給我們非常直觀的印象。我講一個小故事,小區里有一對老夫婦開一個便利店,開了十幾年,以此為生。最近五年,他發現他的生意不斷地變差,營業額越來越少。他想,為什么這樣?他第一個反應肯定是這個小區里面又開了很多雜貨鋪搶了他的生意,但是發現并沒有,還是只有他一家。那為什么他的生意會越來越差呢?

  他想不到,他的競爭對手或者是導致他生意變差的是網絡電商,像淘寶、京東,甚至愛鮮蜂之類的社區服務公司。 就像兩個巨人在賽跑,被踩死的螞蟻根本不知道巨人眼里沒有他,巨人眼里是另外一個巨人,螞蟻只是被順路毀掉的,這是行業變革所帶來的影響。

  從過往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進步驅動創業和投資的熱潮。每一波大的技術革新都會帶來一波浪潮,并成長出一波大公司。過往十幾年,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的相關產業、行業變化,投資機構可以在其中尋找很多投資機會,創業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很大的企業,投資機構也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往早一點說,最初1999年前后的創業浪潮,來自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誕生了騰訊、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公司;到了2005年前后,互聯網技術相對完善后,有了京東、58同城等在電商、信息對接等垂直細分領域公司;隨后,3G4G時代到來,迎來了2011-2012年的創業浪潮,這一波浪潮源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誕生了如微信、滴滴、今日頭條等純移動互聯網基因的公司。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02/3bed5c7e275746008e97a577f4483394_th.jpg

  經濟學上有個「S型曲線」理論。簡單說,「S型曲線」是指每一種技術的增長都是一條條獨立的「S型曲線」,一個技術在導入期技術進步比較緩慢,一旦進入成長期就會呈現指數型增長,但是技術進入成熟期就走向曲線頂端,會出現增長率放緩、動力缺乏的問題。這個時候,會有新的技術在下方蓬勃發展,形成新的「S型曲線」,最終超越傳統技術。新舊技術的轉換更迭,共同推動形成技術不斷進步的高峰,從而帶動新經濟的發展。

  創業投資也是一樣,是在S曲線的迭代發展中尋找創業和投資機會。但是,去年和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各種情況疊在一起,也出現了「資本寒冬」。

  「雙S曲線」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非線性,非連續的。過往十幾年,互聯網從無到有,從有到豐富,互聯網過渡到移動互聯網,一直存在著大量的人口和流量紅利。最近兩年,紅利消失,互聯網走向「下半場」之后,2015年到2016年,就出現了一個原有的高增長S型曲線增長乏力,新S型曲線尚未崛起的Gap期,這就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從2011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基于互聯網基礎設施帶來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基本飽和,人口和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無論是移動社交、娛樂等基礎需求,還是購物、出行等剛性需求,都業已長出大公司,此時,初創公司從零起步長成平臺型公司的機會非常少; 另一方面,基于AIV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突破性的技術創新尚未成型,處在「導入期」的下一代技術還不足以帶來新一輪大的創業和創新,實現高速增長。

  在兩條S曲線交疊的「Gap期」里,多數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創業者不知道方向,投資人不知道該投什么,只好追逐一些短暫的風口,或者大家去投一些現象級的創業項目。雖然我們現在處于新技術尚未成熟,大規模的投資機會尚未出現的狀態下,但我個人認為我們正在迎來「消費升級的黃金時代」,這里我分享自己所觀察到的三個變化:

  (1 市場的變化。這里有幾個能夠代表消費升級市場規模的數字:

  30%:麥肯錫2016年的報告預測,未來15年中國將貢獻全世界消費市場增量的30%18%:這個是指消費結構的變化,到 2030 年,中國家庭恩格爾系數將達到 18%,即每個家庭食物支出將占總支出的不到 1/5。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除了食物之外,還有額外的購買力。1.5億:近幾年中國GDP增長有些放緩,但目前國內中產階級人群已經達到了 1.5 億,這是消費升級的主流人群。1.3倍:未來 5 年,國內消費市場的增量將相當于現在德國或英國經濟總量的 1.3 倍。

  (2 消費人群的變化

  未來510年,消費主力是80后、 90后,這批人消費習慣區別于老一輩,有很明顯的特征。首先,他們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有高強度的網絡依賴,生活和工作離不開網絡;第二,這批人沒有經歷過物質稀缺的年代,消費觀念中沒有節衣縮食,是價值敏感型而不是價格敏感型;第三,新的消費人群在獲取消費信息的渠道也和以前不同,現在越來越趨于分散、場景化。

  (3 供給側的變化

  過去 20 年,通過資本和技術的驅動,中國供給側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產業端效率明顯提升,銷售渠道變寬了。從最開始的線下轉變到線上,從線上的集中轉變成分散場景。無論從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還是從用戶群體的迭代,還是供給側,都有一個共同的信號;消費升級大時代的來臨。

  3、從企業家的更迭中尋找機會

  另外,我也非常看重從企業家的更迭中尋找機會。其實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大體上經過了三代企業家,而每個時代對所處時代的企業家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企業家所具備的素質和素養也有不一樣的要求。

  第一代是80年代這一波個體戶,牟其中是這一代的代表企業家。那時候沒有《公司法》,沒有私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說法。大家都是個體戶,在個體戶里面牟其中做得很好。第二代是90年代,在《公司法》結構下成長起來的,像馮侖、王石等。第三代是以BAT為代表的企業家,比如說馬化騰。我們會看到這三代企業家有著明顯的差異,他們身上的標簽、素養是有很大差異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02/ecd3cce7724c4fddb4fef35ff6065ea3_th.jpg

  90年代這一波企業家講的是八面玲瓏、中庸之道等,依托有限的特殊資源去做一些相關市場化的事情,新一代的企業家是怎么樣呢?講求以市場思維、用戶思維為導向,要求長板足夠長、個人色彩比較濃,現在的時代對企業家的包容越來越大了。

  以前的企業家做生意特別依賴個人能力,單槍匹馬,作戰能力很強,所以有木桶理論,過度依賴個人能力的時候,短板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很強。現在一般都是機構化、團隊作戰,作為整體去推進,不是特別依賴個人能力,短板帶來的危害減少了,所以考驗的是每個人的長板。

  我們舉個例子,假如說我們讓馬化騰回到80年代創業,他可能會成功嗎?我覺得可能性很低,為什么?因為他不滿足80年代對企業家的要求,假如說牟其中到現在重新再創業,能成嗎?也許能,但幾率很小。

  所以,每個時代的企業家不一樣,每個時代對當下時代的企業家要求也不同,從過往看未來,下一個時代也一定有完全不同的一批企業家。那么,早期投資是什么呢?

  就是你提前去發現這批人,投資他就對了。 你去判斷哪些人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企業家,你找到他投資他,這也是早期投資最本質的邏輯。那他做什么重要嗎?重要,但是沒有那么重要。

  如果你堅信他是下一個時代的企業家,他符合你心里面下一個時代企業家的畫像,他現在正在做什么并沒有那么重要,如果他一定會成為那個人的話,你現在投他失敗了,再投下一個就好了。

  他一生不會創業1000次,10次之內就解決了,10次之內如果他真的成功了,他給你帶來的回報絕對不是10倍,至少是100倍、1000倍,這個邏輯就跑得通。所以我們更在乎第二點,在企業家的更迭中尋找機會。怎么發現、找到這些未來的企業家呢?

  每個人心中對未來企業家的畫像都不一樣,可能我心里想的什么樣的人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十年的馬化騰,和你心里想的那個人也許不一樣,這就是天使投資或者早期投資最神奇或者最微妙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差異。

  雖然說我們的畫像有差異,但是基本點是趨同的。比如說有些東西,像是不是對創業有饑渴感、是不是有個人魅力、學習性怎么樣以及成長性等等,無論你心中把企業家幻想成什么樣子,這些東西都應該具備。我們喜歡有魅力的創業者,那這個魅力是什么?

  魅力不一定是夸夸其談,不一定是超級好的表達能力。 魅力是吸引別人的能力,在創業的初期,你無論從資源還是資本上都是很微薄的,你能夠吸引一群人跟你創業是靠你的魅力,就是一個不斷聚集這個領域最強的人跟你一起走的過程。

  吸引別人,在你沒有那么大資源的情況下只能靠魅力,如果你不具備魅力拿什么吸引別人,別人為什么跟你一起走?所以這一點是我們比較看中的。成功沒有突然的。一個人大學畢業出來創業立刻就能成功,也許有可能,但他也是我們講的小概率事件。我們在尋找下一個時代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之前應該做過相對成功的事情,且被驗證過。在大概率的情況下,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4、獨立思考很重要

  我覺得做投資,甚至創業也是一樣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現在的投資跟創業羊群效應越來越強,無論是各位大佬也好,大家出于什么樣的目的出來發出聲音和做的PR都會引發一批創業者的跟隨或者是追捧,這樣是不對的。

  你應該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不應該被市場的聲音所左右,其實我們青山資本這幾年也是一直努力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在跟很多做投資的前輩們聊天的過程當中發現,投資做的越久,大家對項目的判斷,對行業的判斷,對人的判斷都是趨同的。到那時候,最寶貴的是每個投資人身上的差異化,而這個差異化哪里來的?是你一直以來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未來形成差異化。

  我們從2013年年末開始做早期投資,在互聯網金融那一波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過很多的P2P項目,當然,通過我們獨立思考,我認為這個不應該投,所以我們避掉了P2P的坑。沒過多久,我們又一定程度上避掉了O2O的坑,我們完全避掉了可穿戴設備的坑,我認為我們現在也避了VRAR的坑,也許我錯了,但這是我獨立思考的產物。

  比如說ARVR,我為什么認為我避掉了這個坑,也許有的些人不認同,我說一下我的想法。 現在VRAR是一個過渡形態,不是一個穩定形態。 什么是過渡形態?

  比如說,我們小時候,有個東西叫BP機,剛出來的時候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顛覆性的,存在了很久,普及度很高,但是手機出來的時候,BP機立刻就消失了,因為BP機是過渡形態,手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形態,我認為這波的ARVR,很有可能也是過渡形態,當那個相對穩定的形態出現的時候,這波所有的東西都會死掉。這是我獨立思考的結論,不一定是正確的。

  所以這三四年以來,在做投資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方法,在自己的節奏、邏輯下去投資。去年市場最好,是我們這幾年中投資最慢的一年。今年市場最差,但是我們這幾年投的最快的一年,這是獨立思考的產物。

  本文由 @投資人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