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自貿試驗區里能享受哪些額外“貼心”服務?
新華社記者 于佳欣、申鋮
企業無法及時讀懂國家政策怎么辦?“走出去”過程中遇到“水土不服”怎樣破解?如何應對貿易摩擦和糾紛?在中國開放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于貿易投資和各類專業服務的需求也在提升。
為了更好滿足企業需求,中國貿促會在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部設立了服務中心,并于1月起正式運行。自貿服務中心將為企業提供哪些“貼心”服務?如何利好企業?記者進行了梳理。
提供“風險預警”等服務,為企業“出海”牽線搭橋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熱情高漲,但其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不容忽視。不少企業因為自身風險評估能力較弱,加上部分國家政局不穩和政策多變,走出去過程中出現“水土不服”,部分企業甚至惡性競爭。
記者在自貿試驗區采訪了解到,不少企業“走出去”意愿很強,但較為分散,加上對目的國投資與營商環境情況了解不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應對企業走出去“有心無力”的問題,自貿服務中心“對癥下藥”。據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介紹,自貿服務中心將建立綜合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向區內企業及時發布國內外政策法規變化、國別行業、風險預警、貿易商機、企業信用等方面信息,引導企業有序“走出去”和理性投資,避免踩紅線、觸禁區。
“走出去”過程中,國際貿易風險和經貿摩擦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通過這里的培訓和服務,企業將了解到最新貿易摩擦動向和糾紛解決渠道,大大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
未來,會有更多企業“走出去”,通過對自貿試驗區內企業提供風險預警、國外政策法規變化等信息,自貿服務中心將讓企業“出海”之路更加平坦順暢、行穩致遠。
“定制化”培訓+宣講,企業了解政策“不掉隊”
為了給企業創造更優化的營商環境,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不少政策。但是不少企業家苦于沒有時間,對國家新出臺的政策了解不及時,并未充分享受到優惠和便利。
記者在之前的一次調研中就遇到,一個地方出臺了185個支持性文件,但中小微企業仍在叫苦,原因是真正了解并看懂政策的企業不多。在自貿試驗區內的企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通過論壇、培訓、座談會等形式及時聽取政策宣講和解讀成為他們的心愿。
自貿服務中心恰好滿足了企業這方面的需求。盧鵬起說,自貿服務中心將組織政策法規、國際經貿規則、稅收信貸、跨境貿易投資業務等方面的專題培訓,幫助自貿試驗區企業更好掌握和運用相關政策,提升國際競爭力。
據悉,自貿試驗區還在籌建自貿服務中心信息發布與綜合服務平臺,面向區內管理部門、所在地方貿促會和企業,及時發布各類信息,推動信息共享與業務交流,促進企業間經驗交流和分享。
這一中心的設立還將推動制度創新。一方面,建立營商環境監測體系,持續關注并反映自貿試驗區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訴求,同時組織自貿試驗區管理部門赴境外考察,為對照國際最高標準進行制度創新提供借鑒。
提供商事法律服務,企業應對糾紛更“得心應手”
研發投入大,辛苦孵出的成果卻被人竊取怎么辦?貿易由大變強,企業“走出去”增多,遭遇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怎么辦?商事法律知識的欠缺,已經成為阻礙企業參與更高水平國際競爭的一個“攔路虎”。
據初步統計,在各自貿試驗區共有約40萬家新設企業,其中中小企業眾多。記者調研發現,他們的商事法律知識較為欠缺,希望能夠在商事證明、知識產權、經貿仲裁等方面獲得有針對性的服務,幫助企業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更好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這方面正是自貿服務中心的業務之一。據盧鵬起介紹,服務中心依托貿促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充分借助貿促會已建立的中外多雙邊聯合調解中心和地方調解中心體系,在區內開展商事調解業務,宣傳推廣ATA單證冊制度,擴展商事認證服務領域。提供與自貿試驗區建設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服務,幫助區內企業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能力等。
可以預見,無論是企業在境內經營,還是“走出去”,商事法律專業服務的提供,將讓企業在應對商事糾紛和摩擦中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