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阮詩瑋做客中國雙創。
記者向阮詩瑋委員提出了關于學制改革和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問題,阮詩瑋委員一一作了解答。
一、縮短學制,促進學科交叉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我們的教育取得輝煌的成就,我國正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才資源強國的道路上前進。但是我們的教育還有許多需要提升、改進、改革的空間,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還要不斷地努力。
我今天重點是談關于學制改革的問題。我建議把小學學制改為五年,中學也從六年變為五年。從六歲到十六歲就要完成中小學教育,這個是基于我們現在人口新生兒不斷的減少。我分管婦幼15年發現,20歲到30歲是生育旺盛期,如果教育年限太長,太遲結婚了,生育率會下降,35歲就變成高齡產婦了,從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角度出發,我們要把中小學教育的年限縮短。第二個就是中小學年限省出的時間,可以放到大學跟研究生階段,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空間去學科交叉。如果我們學科一交叉,可能一些創新思維就來了。比如說讀生物學的,如果又懂得物理學,可能他的思維空間就不一樣,有很多創新亮點就出來了;讀醫學的,他又有物理學的基礎,可能我們的很多儀器設備就發明出來,學科交叉是促進創新思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二、普及小學、初中和高中義務教育
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小學教育都要納入義務階教育階段。義務教育主要是教基礎知識,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動手能力、表現能力,還有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毅力、心理狀態,就是要培養一個健康健全的人。基礎教育要抓不僅是知識問題,還有勇敢,有戰斗力。我們教育下一代,就要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給孩子,培養我們英雄的氣概,一往無前的精神。為了我們的信仰,為了我們的理想追求,不斷地奮斗。
三、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推動產學研融合
把大學集中在一起叫大學城,實際上是不對的,大學城應該是大學跟城鎮融合在一起,大學的管理跟城鎮的管理融合在一起,大學的資源跟城鎮資源共享。比如說大學的圖書館,城鎮居民也可以共享;體育場設施也是共享的;還有大學的教師,跟城市里的技術人才融在一起的。現在我國教育資源既短缺又浪費。我們一直在強調產、學、研結合,大學老師到生產一線去辦企業,去協助企業把產品做出來,還可以把一線的技術人才,請到大學來開課,這是多大的資源啊。所以我們要把教育改活,辦活,把教育資源盤活,我們就會引領整個國際的科技,我們就會像屠呦呦一樣,有更多的人獲得諾貝爾獎。
四、實現職業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效銜接
我是建議把孩子都培養到高中畢業之后,職業教育應該是作為一個大專教育。大專教育學分是積累的。他畢業之后,如果沒有去工作,還可以把累積的學分帶到本科去。不要因為職業教育的問題,把孩子就固化在這個層次。這些積分,以后還可以去讀本科、讀若干專業的研究生,說不定還可能成為科學家。本科教育實際上也是職業教育,為什么一定要把它化分得那么清楚。取得博士學位,還可以讀碩士。比如說博士醫生Medical Doctor,他可以去讀管理學;醫療糾紛很多,他也可以去讀法律,這樣處理醫療糾紛更有水平。有醫學知識,他如果讀了IT技術,讀了互聯網知識,他就可以把互聯網技術應用在醫學上,比你只讀互聯網知識的這些人應用的更好,他就能編出更適合我們臨床需要的程序。像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可能他來運作就比一般的只懂互聯網知識的人會好得多。所以我鼓勵縮短中小學的學制,讓有更多的空間,更多的時間去學科交叉,這樣他一輩子可以讀多門學科。所以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維度、全生命周期來安排好我們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